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导航
医院简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建于1918年,是中国人自行筹资建设和管理的第一家综合性西医医院,最初命名为“中央医院”,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任首任院长。亚洲第一例异体同基因骨髓移植、中国第一支乙肝疫苗和中国第一台体外震波碎石设备诞生在这里,推动并见证着中国医学的进步。

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医院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管医院,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同时也首批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组长单位、血液系统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9年,我国首个国家创伤医学中心落户我院,将引领全国创伤医学领域发展。

医院白塔寺院区和西直门院区2个院区正在运行,开放床位1736张,设有48个临床科室,17个医技科室,28个行政职能处室,拥有11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18个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重点专科。同时是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区、国家级特色专业示范点、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目前通州院区、北院区2个院区正在筹建,预计2020年投入使用。

    医院现有职工4300余人,汇聚了包括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科技部“863计划”青年科学家在内的一批优秀人才。

医疗

医院以提升基本医疗质量为出发点,建立健全完善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通过搭建平台优化机制政策倾斜等鼓励创新技术转化,推动医疗技术创新,努力推进医院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

医院2018年门急诊就诊患者282万余人次,出院病人总数9万余人次,全年手术量5万余台。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器官移植、关节置换、恶性肿瘤、骨与关节损伤及脊柱功能重建、胸部微创手术、视网膜玻璃体手术、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学科领域的诊断治疗均处于国内乃至世界领先水平。

在多个学科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医院搭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作攻关”的学科群平台,打造创伤救治中心学科群、成立睡眠中心、眼视光中心、多学科联合门诊,充分发挥学科间的优势互补作用,带动多学科共同提升医疗技术和诊疗水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始终把作为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医院开创单倍型移植技术成为国际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主流体系,被国际医学界称为“北京方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医院在国内率先建立我国严重创伤救治规范,创建创伤救治体系“中国模式”,成为国家首个国家航空医学救援基地筹建单位,让严重创伤区域性救治模式惠及基层百姓。

教学

医院临床教学和护理教学始于1942年。目前作为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院,每年近千名医学生、博士生、硕士生在此临床学习,每年还承担着近1800名各级各类进修医生和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学员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00余家医疗卫生机构。是首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现有17个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1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亚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个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考核中心。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及81名博士生导师94名硕士生导师的雄厚的师资力量。

医院紧密围绕临床医学培养目标,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全面总结临床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经验,确定“1个重点6个方面”的特色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即“以优秀的教师团队为重点,坚持做好八年制教育、研究生教育、住院医师培养、进修医师培养、本院职工继续教育、护理教学6个方面的工作”。

科研

医院紧跟国家科技创新政策要求,着眼国家“十三五”重点研究领域,强化创新导向,打破壁垒,积极鼓励科技创新,在临床医疗难点、热点和关键领域开展研究,近年来平均每年负责、参加科研项目经费亿元左右,曾获得(含参加)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省部级及社会力量设奖的科研成果奖共百余项。医院拥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北京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个北京大学研究所,6个北京大学研究中心和2个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中心,成为国家级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科技创新基地。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2018 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评价研究”中,医院综合科技量值排名全国第 10 位,北京市第 4 位。5 个学科科技量值排名位列前十,8 个学科进入全国前 20 名,19 个学科进入全国前 50 名,23 个学科进入全国前 100 名。其中,血液病学和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两个学科的学科科技量值均排名全国第 2 位,保持着领先的学术地位。

管理

近年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将努力推进“一二三工程”作为医院发展总体思路,即“一个中心”以医院全面发展为中心,抓住基本医疗质量和创新医疗技术“两个基本点”,实施人才、学科、空间“三大战略”,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医院全面推行“111”人才学科规划,在培养学科带头人、发展中青年骨干力量的同时,兼顾发现与培养管理人才;以推进新院区建设为突破点,不但拓展医院发展新空间,通州院区北院区开业在即,而且因地制宜改造现有空间,建设急诊急救中心,打造现代化专用应急救援保障空间。

医院通过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现有空间使用效率,打造智慧医院方便患者就医,优化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通过调整改革医院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高值耗材精细化管理,全面建设建设节约型医院。

医院始终坚持医疗质量与患者体验协同发展,牵头成立国内首个国家医患体验研究基地,作为独立第三方测评机构首次全国范围内对就医人群开展标准化、大规模、持续性的医患体验测评,承担国家卫健委公立医院满意度调查结果现场核查工作和医患体验国家标准制定工作。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单位,为国家深化医改、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提供全维度、立体式的决策辅助支持。

同时,医院发挥资源优势,与北京市8家医疗机构建立区域医联体,与20余家区属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专科医联体,与34家外省市医疗机构共建异地医联体,不断健全双向转诊制度,构建形式多样、资源共享的医疗诊治格局。

责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承担国家重大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承担应急重大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任务的同时,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医院扎实推进援疆、组团式援藏、对口支援等工作,先后向青海、内蒙古、西藏、新疆、贵州、云南多家基层单位选派优秀管理和临床专业人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帮扶。作为全国三家承担西部卫生人才培养工作的医院之一,连续8年先后接收了来自贵州、重庆、西藏等十余个西部省、市、自治区共计697名学员来院学习。

荣誉

近年来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首都文明单位标兵”、“首都医药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北京大学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北京大学统战工作先进党委”等荣誉表彰。


医院全院职工秉承“仁恕博爱,聪明精微,廉洁醇良”的院训精神,坚持“人才、学科、空间”三轮驱动,以百年华诞为新起点,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始终以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为己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推动医院全面发展,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乘车路线
乘44、387、21、939、719、743、748、800、702、618等路公交车,西直门站下车即达。另有地铁西直门站、375、902、904、105、111、107等路公交车也可到达